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網站導覽
淡江大學
EN
最新消息
行政公告
實習徵才
活動資訊
系所介紹
系所簡介
設立宗旨
設備資源
畢業流向
未來出路
聯絡我們
本系成員
專任教師
兼任教師
榮譽教授
退休教師
行政團隊
大學部導師名冊
課程介紹
學士班
修課規定
課程地圖
學期課表
彈性學制
大學部交換心得
相關表單
碩士班
修課規定
課程架構
研究生交換心得
相關表單
實習媒體
實習單位
設備清單
學生成果
歷屆畢展
得獎紀錄
優良作品
淡江70微電影創作競賽
大傳系學會
活動記錄
學會成員
系友專區
大傳系友會介紹
傑出系友
傑出系友表揚名單
系友活動
高中生專區
快速認識大傳系
繁星入學大補帖
簡章資訊
申請入學大補帖
簡章資訊
面試須知
書審/面試指引
分發入學大補帖
簡章資訊
相關資源
常用表單
大學部相關下載
碩士班相關下載
其他相關查詢
有蓮獎學金專區
首頁
本系成員
退休教師
返回上一層
:::
退休教師
專任教師
兼任教師
榮譽教授
退休教師
行政團隊
大學部導師名冊
論文名稱
影像敘事:從淡水社區紀錄片到數位人文行動
年度
108
學期
2
會議開始時間
2020-05-22
作品名稱
影像敘事:從淡水社區紀錄片到數位人文行動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Visual Narrative: From Community Documentaries to the act of Digital Humanities in Tamsui
全部作者
王慰慈
作品所屬單位
出版者
會議名稱
2020【數位創世紀】學術實務研討會
會議地點
台北市,台灣
摘要
摘要: 本計劃是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的子計畫之一於2012年8月1日迄今已進入第八年頭。該結合了大眾傳播系大三的「影視專案企劃」、「影視專案製作」兩門課程,透過專業知能服務學習,以及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每年進行為期八個月的社區紀錄行動。它的起源為了有效保存大淡水地區既有之文化、歷史、經濟、教育、產業下,許多精彩的生命故事,與更多廣大的民眾分享這塊土地上美好的人文資產。師生共同完成了2013年《人物志》、2014年《食貨志》、2015年《風土志》、2016年《裨史志》、2017《炫光志》、2018《新住民志》、2019《里民志》,共累積54部紀錄短片、七冊專訪集(收錄54篇人物報導)。所有影片和專訪集,在每年6月成果發表會結束後,影片和專訪集存放在人文數位典藏庫:「淡水維基館」提供民眾觀賞與再利用。 紀錄片是一種思考的方式,它記錄正在發生的歷史,揭示主流社會問題,探究我們的生存環境,為弱勢發聲,這是紀錄片的根本任務。影像紀錄可以當作是我們介入社會重要的藝術行為,它不是殿堂藝術,它無法隱藏,無法閉門造車;反之,它必須透過影像思維的力量,深入這個時代和社會的動脈;因此紀錄片成為認識社區人事物最好的工具。在「社區傳播」中談到人的本質生而能說故事的。社區影像紀錄結合了「社區傳播」與「敘事傳播」,運用媒介和多元傳播的機制,將社區居民的切身議題、集體記憶和他們日常生活的事件,用影像記錄的方式保存起來。學生從完全不懂紀錄片開始訓練,由理論到實務,前期田野調查、採訪、企劃、拍攝製作、劇照攝影、後期的剪輯、配樂、視覺設計、編輯專訪集,到成果展的策展,這是一條完整有系統的影視訓練。 為了永續的保存,所有成果必須再透過「書寫科技」就是數位人文資料庫的建立,它可以將社區的故事歷史化,把平凡的生活瑣事意義化,把過去的記憶和經歷永恆化。透過數位共筆的過程,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從學習成果來看,本課程規劃模式不僅在於培育媒體專業人才,更重要是培養媒體人擁有在地關懷的胸襟。除此之外,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學習、有榮譽心重視自己的表現、同時培養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案成果與實務經驗,將提供國際或台灣大專相關院校,可執行的方法與模式,讓更多的師生和社區可以攜手合作,將更多不同社區影像,透過影音與數位人文的服務,保存當地居民的記憶與容顏,並有助於地方創生的推廣。翻轉教學下,師生都可以走出校園、進入社區、服務居民,大家一起來寫歷史。
關鍵字
淡水;社區紀錄片;大學社會責任;淡水維基館;Tamsui;Community Documentaries;USR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Tamsui Wiki
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等級
,其他
會議性質
國內
校內研討會地點
無
研討會時間
20200522~20200523
通訊作者
國別
TWN
公開徵稿
出版型式
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