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網站導覽
淡江大學
EN
最新消息
行政公告
實習徵才
活動資訊
系所介紹
系所簡介
設立宗旨
設備資源
畢業流向
未來出路
聯絡我們
本系成員
專任教師
兼任教師
榮譽教授
退休教師
行政團隊
大學部導師名冊
課程介紹
學士班
修課規定
課程地圖
學期課表
彈性學制
大學部交換心得
相關表單
碩士班
修課規定
課程架構
研究生交換心得
相關表單
實習媒體
實習單位
設備清單
學生成果
學會專區
系學會沿革
系學會記錄
歷屆畢展
得獎紀錄
優良作品
淡江70微電影創作競賽
系友專區
大傳系友會介紹
傑出系友
傑出系友表揚名單
系友活動
高中生專區
快速認識大傳系
繁星入學大補帖
簡章資訊
申請入學大補帖
簡章資訊
面試須知
書審/面試指引
分發入學大補帖
簡章資訊
相關資源
常用表單
大學部相關下載
碩士班相關下載
其他相關查詢
有蓮獎學金專區
首頁
本系成員
專任教師
返回上一層
:::
專任教師
專任教師
兼任教師
榮譽教授
退休教師
行政團隊
大學部導師名冊
標題
反思帶病的身體:經驗知識觀點
年度
112
學期
1
出版日期
2023/10/01
作品名稱
反思帶病的身體:經驗知識觀點
全部作者
紀慧君
卷數
新聞學研究 157,頁1-41
摘要
在專家知識逐漸隕落和知識的民主化之下,奠基於日常生活的「經驗知識」被視為理解社會問題的重要知識。在疾病研究的領域裡,指涉病人的學術用語與概念改變,轉而注重病患的經驗知識。以往,病患對疾病的體認被認為是常民信仰或是錯誤知識,然而,近年來已逐漸被思考成能提供不同於醫護觀點的病患觀點。這意味原本被視為被動客體的病患,如今成為擁有自己身體、病況和經驗知識的專家。本研究採取「傳記敘事詮釋」法,分析癌症病患如何照護帶病的身體,如何經驗疾病。在病患與疾病共生的日常實踐中,運用和形成的經驗知識為何?這些知識如何用來解釋與理解帶病的身體?研究發現,病患的自我照護方式與生物醫學交織,反映出對生物醫學的依附,但他們也會進行改造,以更符合、適用於自己的病況。因此,經驗知識是用於理解特定情境、並在其中採取行動,是一取決於情境的知識。經驗知識與生物醫學知識的基礎不同,病患擁有的是關於經驗的知識,關注並非整體上的可能性,而是可行的個人策略。
關鍵字
敘事分析;帶病身體;經驗知識;傳記敘事詮釋方法;biographical narrative interpretive method;experiential knowledge;narrative analysis;sick body
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ISSN(ISBN)
1016-1007
期刊性質
國內
等級
,TSSCI,其他,其他
審稿制度
是
國別
TWN
出版型式
電子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