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網站導覽
淡江大學
EN
最新消息
行政公告
實習徵才
活動資訊
系所介紹
系所簡介
設立宗旨
設備資源
畢業流向
未來出路
聯絡我們
本系成員
專任教師
兼任教師
榮譽教授
退休教師
行政團隊
大學部導師名冊
課程介紹
學士班
修課規定
課程地圖
學期課表
彈性學制
大學部交換心得
相關表單
碩士班
修課規定
課程架構
研究生交換心得
相關表單
實習媒體
實習單位
設備清單
學生成果
學會專區
系學會沿革
系學會記錄
歷屆畢展
得獎紀錄
優良作品
淡江70微電影創作競賽
系友專區
大傳系友會介紹
傑出系友
傑出系友表揚名單
系友活動
高中生專區
快速認識大傳系
繁星入學大補帖
簡章資訊
申請入學大補帖
簡章資訊
面試須知
書審/面試指引
分發入學大補帖
簡章資訊
相關資源
常用表單
大學部相關下載
碩士班相關下載
其他相關查詢
有蓮獎學金專區
首頁
本系成員
退休教師
返回上一層
:::
退休教師
專任教師
兼任教師
榮譽教授
退休教師
行政團隊
大學部導師名冊
論文名稱
台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以Bill Nichols 的六種模式為研究基礎
年度
91
學期
1
會議開始時間
2002-12-14
作品名稱
台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以Bill Nichols 的六種模式為研究基礎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全部作者
王慰慈; Wang, Wei-Tsy
作品所屬單位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出版者
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會議名稱
真實與再現:紀錄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議地點
臺北市, 臺灣
摘要
本文綜合Bill Nichols對紀錄片再現美學的六種模式,分析自七0年代迄今台灣紀錄片歷史發展的類型,以及探討不同類型之間的可能性與侷限性。針對台灣紀錄片的發展,過份拘泥於寫實主義的典範,本文也試圖尋求更開闊的製作理念。;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genres of Taiwanese documentary since the Seventy''s unto now utilizing the six modes of documentary production prescribed by Bill Nichols and discuss the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among these different modes of documentary production.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documentary has clung mostly to the realism paradigm in the recent thirty years, hence this article would also try to explore and to search a broader concept of documentary production.
關鍵字
台灣;紀錄片;美學;製作模式;紀錄片製作;Taiwan;Documentary;Aesthetics;Production Mode;Bill Nichols;Documentary Production
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等級
,其他
會議性質
國際
校內研討會地點
研討會時間
20021214~20021215
通訊作者
國別
TWN
公開徵稿
Y
出版型式
紙本
出處
真實與再現:紀錄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