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Seminar Title大陸影視人類學紀錄片的發展與現況
    Year89
    Semester2
    Meeting Start Date2001-04-14
    Seminar Name大陸影視人類學紀錄片的發展與現況
    Seminar Name Other
    All Author王慰慈
    The Unit Of The Conference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Publisher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Meeting Name影像與民族誌研討會
    Meeting Place臺北市, 臺灣
    Summary人類學電影的理念﹐主要以紀實手法記錄不同族群的社會、文化、家庭、婚姻、階級、音樂、歌舞、宗教、藝術、風俗人情等型態以及他們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等。一切由人類學的角度,文化人類學的觀點、方法來拍攝少數民族的紀錄片。 中國大陸擁有五十二個多元化的民族。他們在五○年代進行了全國少數民族的大調查。當時在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組織下,也就是現在的國家民委,派出民族研究工作者和北京大專院校的文科師生和地方的民族工作幹部,組成調查組到全國各個少數民族地區做全盤的調查。當時有學者提出應採用電影攝影機將少數民族的情況真實的記錄下來,後來透過民委組織的同意與批准,決定在調查組進行工作的同時,開始加入電影製片廠的攝影師一起工作。 中國社科院民族研究所1957年開始籌備,1958年一邊建立研究所,一邊進行拍攝少數民族社會歷史紀錄片。參加紀錄片拍攝的電影製片廠有八一電影製片廠、北京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新疆電影製片廠,這裡面新疆電影製片廠是地方台。因此中國在1956-1960年這段期間﹐大量以35釐米拍攝了十七個少數民族﹐共留下二十一部寶貴的人類學影片。這批影片的拍攝方式是皆由研究人員與專業攝影師共同參與製作的。 本論文將從歷史與紀錄片的角度﹐探討中國大陸這批最早期的影視人類學影片的製作理念與內容形式﹐並進而觀察與比較中國近十年來在<研究機構>以及<獨立製片>和<電視台>三批人馬所拍攝的人類學影片之發展與狀況。 希望透過對中國大陸的暸解與剖析﹐進而為台灣民族誌影像的未來﹐提供一些方向與參考。
    Keyword影視人類學;大陸影視;民族誌;人類學紀錄片;少數民族;影視美學;Audio visual anthropology;Mainland China Audiovisual;Ethnography;Anthropological Recording Film;Minority;Audiovisual Aesthetics
    Use LangChinese
    Level,Other
    Nature Of The Meeting國內
    On-campus Seminar Location
    Seminar Time20010414~20010414
    Corresponding Author
    CountryTWN
    Open Call for PapersY
    Publication style紙本
    Provenance影像與民族誌研討會論文集,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