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網站導覽
淡江大學
EN
最新消息
行政公告
實習徵才
活動資訊
系所介紹
系所簡介
設立宗旨
設備資源
畢業流向
未來出路
聯絡我們
本系成員
專任教師
兼任教師
榮譽教授
退休教師
行政團隊
大學部導師名冊
課程介紹
學士班
修課規定
課程地圖
學期課表
彈性學制
大學部交換心得
相關表單
碩士班
修課規定
課程架構
研究生交換心得
相關表單
實習媒體
實習單位
設備清單
學生成果
學會專區
系學會沿革
系學會記錄
歷屆畢展
得獎紀錄
優良作品
淡江70微電影創作競賽
系友專區
大傳系友會介紹
傑出系友
傑出系友表揚名單
系友活動
高中生專區
快速認識大傳系
繁星入學大補帖
簡章資訊
申請入學大補帖
簡章資訊
面試須知
書審/面試指引
分發入學大補帖
簡章資訊
相關資源
常用表單
大學部相關下載
碩士班相關下載
其他相關查詢
有蓮獎學金專區
首頁
本系成員
退休教師
返回上一層
:::
退休教師
專任教師
兼任教師
榮譽教授
退休教師
行政團隊
大學部導師名冊
論文名稱
台灣女數學家的生命故事(第二年)成果報告
年度
105
學期
2
會議開始時間
2017-03-24
作品名稱
台灣女數學家的生命故事(第二年)成果報告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全部作者
王慰慈
作品所屬單位
出版者
會議名稱
106年度科技部「性別與科技計畫」成果討論會
會議地點
科技部
摘要
在性別偏見的教育環境,常覺得女性數學就是不好!本計畫藉由拍攝女科技人生命成長的故事,希望破除迷思,讓女生不再認為自己是沒有天分學習數學,或不適合念理工。台灣當代有多少數學家 ? 其中有多少女性 ?刻板印象常說男性數理能力強,女性語文能力強。很多人主張這是自然定律,常常還引用科學研究來當作證據;然而卻很少人注意到這些科學研究,仍持續引起不少爭議。晚近越來越來研究發現,尤其是跨國數學測驗的比較,男女數學能力的落差並非天生,而是文化使然。本計劃藉由紀錄片呈現,探討女數學家們學習數學歷程和她們的生活與成就,希望透過這些典範的生命故事,讓大家看見女生是可以把數學學得很好,打破一般人覺得女生就是數理不行的刻板印象。 本計劃第一年完成73分鐘紀錄片《科技與性別-數學女鬥士徐道寧》 、第二年完成了75分鐘電影紀錄片《科技與性別-學數學的女孩們》。本片記錄一部關於兩位成長在台灣60年代青梅竹馬的女生,她們一生追逐數學夢的故事。第一位是張聖容,是當今幾何分析專家,任教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第二位是金芳蓉,是當今譜圖論與大數據理論的佼佼者,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數學系,兩位都是現任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成就揚名國際。本片描述她們如何面對理想與困境,以及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等心路歷程。透過影片的觀察,分析了她們成功的關鍵--除了擁有傑出的智力和堅定的意志力外,鍥而不捨的努力以及顧到人生多元化的發展,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兩人的故事也揭露了一段唸數學的女孩們,彼此激勵、互相觀摩、快樂成長的記憶,並陳述了學數學不但沒有性別限制,反而女性特有的細膩與安靜,卻是學數學的一種優勢。 基於對攝影媒介與女性族群的關注,計劃主持人在台灣女性影像學會理事長任期內,常年運用影展業務,以影像為媒介到各地推廣巡迴有關婦女/性別議題,融入教學實踐。一方面向學生及社會大眾傳遞認識性別平等的概念,一方面建立與各界溝通交流的媒介,讓性別平等的理念自然融入生活。將一個個真實生活中的實例,被人聽見,被人看見。期待未來第二部影片公開放映後,能幫助更多優秀女生選擇科技領域,減少所謂的管漏現象,讓一半人口之女性發揮最大潛能,提供國家性別與科技政策之研擬,整體提升國家競爭力。
關鍵字
性別與科技;台灣紀錄片;女數學家;徐道寧;性別教育
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等級
,其他
會議性質
國內
校內研討會地點
無
研討會時間
20170324~20170324
通訊作者
國別
TWN
公開徵稿
出版型式
出處
106年度科技部「性別與科技計畫」成果報告